t a  e 

丰田赛利卡简介

丰田赛利卡
2004 Toyota Celica GT-S (US)
制造商 丰田
出产年份 1970-2006
前身 丰田2000GT

丰田赛利卡(Toyota Celica)是日本汽车制造商丰田公司生产的一系列广受欢迎的跑车,Celica一词起源于拉丁语Coelica,意为“天朝”或“天”。

在其生涯中,赛利卡一直都由不同的四缸发动机来驱动。最显著的变化是在1985年8月,赛利卡的驱动布局从后轮驱动改为前轮驱动。在前三代中,美国市场的赛利卡动力来源都是丰田R系列发动机。四轮驱动涡轮增压版本从1986年生产到1999年。可变气门正时在1997年底加入日本车型,并从2000年开始成为所有车型的标准配备。历经七代的赛利卡经历过许多修改和重新设计,其中还包括丰田赛利卡超级(Toyota Celica Supra)。赛利卡有斜背、掀背和敞篷车型。

第一代(A20/35系列,1970-1977)

第一代
1970 Toyota Celica hardtop
出产年份 1970-1977
装配地 日本丰田市
车身类别 三门掀背
双门硬顶
布局 FR 布局
平台 A20/35
发动机 1.4 L T I4
1.6 L 2T I4
1.9 L 8R I4
2.0 L 18R I4
2.2 L 20R I4
变速箱 4速W40手动
5速W50手动
3速W40自动
轴距 94.75 in (2,407 mm)
车长 164.2 in (4,170 mm)
车宽 63.0 in (1,600 mm)
车高 53 in (1,300 mm)
整车重量 890 kg (1,962 lb) (早期跑车) -
1,166 kg (2,571 lb) (美国掀背)
燃油容量 58 升(15.3 US gal)
相关车型 丰田卡瑞娜
丰田卡罗拉

第一代赛利卡于1970年底在日本市场推出,是一款取代丰田跑车2000GT的较为负担得起的跑车。

1976–1977 丰田赛利卡(RA23) LT
硬顶(澳洲)

在1970年10月的东京车展中首度亮相,并于同年12月开始发售的赛利卡是一款融合了时尚和驾驶乐趣的私家车。日本车型有ET、LT、ST、GT和GTV。

对于出口市场,赛利卡提供了三种不同级别的内饰水平:LT、ST和GT。较低端的LT配备单化油器式四缸2T发动机,排量为1600cc;ST配备双下吸式化油器2T-B发动机;高端GT则配备带有两个三国-索勒克斯化油器的双顶置凸轮轴1600cc 2T-G发动机。

刚推出的时候,赛利卡仅有一款无柱式硬顶斜背跑车。SV-1掀背以概念车的身份出现在1971年的东京车展,经过略微修改后在1973年4月作为2000cc RA25和1600cc TA27掀背车在日本上市,后者在后来出口到欧洲市场。丰田在1971年的东京车展中还推出了RV-1旅行车,但没有投入量产。

日本GT车型与ET、LT和ST有着极大的不同之处,包括发动机罩、电动车窗、空调和专属的GT套件,但是与ST共享全长度中控台和仪表板,而LT则在这些功能上安装了警示灯。

此外还有GTV版,搭载2T-G发动机,内饰配备有所减少,电动车窗并非标准配备而是选装项。GTV的悬架较为稳固坚硬。

第二代( A40系列,1977-1981)

第二代
Series A Toyota Celica GT Liftback 1978-1979
出产年份 1977-1981
装配地 日本丰田
车身类别 三门掀背
双门跑车
布局 FR 布局
平台 A40/50
发动机 2.2 L I4 20R
2.4 L I4 22R
1.6 L I4 2T, 2T-G & 12T
1.8 L I4 3T & 13T
2.0 L I4 18R, 18R-G & 21R
变速箱 3速A40自动('78-'80)
4速A40D自动('81)
5速W50手动
Related 丰田赛利卡 凯美瑞
丰田Supra

第二代赛利卡于1977年作为次年车型推出市场,有跑车和掀背两种车型。David Stollery负责其设计。从1979到1981年,美国的格里菲斯公司提供了一个全景风格敞篷造型给跑车,它的造型与67年的保时捷911软窗全景有点相似,在丰田的授权之下在各大经销商处发售,共生产了超过2000辆。

1978年,丰田开始在日本生产Mark I Toyota Supra,在市场上被称为丰田赛利卡XX。它于1979年在日本和美国推出。美国的Mark I最初搭载110马力2.6升12气门单顶置凸轮轴直列6缸发动机。日本的Mark I搭载110马力2.0升12气门单顶置凸轮轴直列6缸发动机。这两台发动机都是丰田第一批采用了电子燃油喷射技术的发动机。

系列B 丰田赛利卡跑车1979-1981

第二代赛利卡分为两个系列来推出,分别是系列A和系列B,这两个系列的赛利卡的唯一不同之处就在于外观造型,而它们的发动机性能几乎完全相同。系列A的赛利卡(1978-1979)在低端车型上采用圆形前大灯和镀铬保险杠,在较高端的GT和所有美国车型上采用黑色橡胶保险杠。系列B赛利卡(1979-1981)采用方形前大灯和黑色橡胶保险杠,还有其他不同于系列A的小细节。

1980年,一款四门版车型推出市场,被称为丰田赛利卡 凯美瑞(Toyota Celica Camry)。这一车型实质上是用赛利卡前脸的丰田凯美瑞。凯美瑞在两年之后成为一个独立车型。

第二代赛利卡在日本销售的车型多达70款。


赛利卡 凯美瑞(A40,A50;1980–1982)
赛利卡 凯美瑞
Second generation Toyota Carina
别称 丰田卡瑞那
丰田科罗纳
丰田赛利卡
出产年份 1980–1982
装配地 日本丰田市
车身类别 4门轿车
布局 FR 布局
发动机 1.6 L 12T-U I4
1.8 L 13T-U I4
2.0 L I4
轴距 2,500 mm (98 in)
车长 4,445 mm (175.0 in)
车宽 1,645 mm (64.8 in)
车高 1,390 mm (55 in)
整车重量 1,010 kg (2,200 lb)

最初作为丰田赛利卡的凯美瑞于1980年1月在日本本土市场推出,实质上是第二代丰田卡瑞那升级后的产物,在出口市场称为赛利卡Supra。

第一代凯美瑞以后轮驱动的赛利卡为基础,动力来源是1.6升12T-U发动机(87马力,128牛米)和1.8升13T-U发动机(94马力,147牛米)。在销售周期接近尾声的时候,丰田推出了一款运动版赛利卡凯美瑞,搭载16气门双顶置凸轮轴2.0升发动机,功率为97马力。这是今天赛利卡凯美瑞在二手市场最抢手的车型。

虽然凯美瑞和赛利卡、科罗纳以及卡瑞那一样有着1500毫米(98英寸)的轴距,但是它比卡瑞那长,比科罗纳和赛利卡短。第一代凯美瑞车型周期内在日本市场的销量超过10万辆。赛利卡凯美瑞还以卡瑞那之名出口到许多市场,并取代了这些市场的第二代卡瑞那。

其他日本汽车制造商在同时推出了日产Stanza和本田雅阁来与凯美瑞相抗衡。

第三代(A60系列,1981-1985)

第三代
1983 Toyota Celica 2.0 XT Liftback RA61
出产年份 1981-1985
装配地 日本爱知县
车身类别 三门掀背
双门跑车
双门敞篷
布局 FR 布局
平台 A60
发动机 2.0 L I4 21R
2.4 L I4 22R
2.4 L I4 22RE
2.0 L I4 18R-G
1.6 L I4 2T-G & 4A-G
1.8 L I4 3T-GTE & 4T-GTEU
变速箱 4速A40D自动
5速W58, T50 手动
相关车型 丰田Supra

1981年8月丰田推出了第三代赛利卡,有跑车、掀背和敞篷车型,其中掀背车型受到了大多数买家的青睐。第三代赛利卡的车身外观与前两代有着极大的不同,所有北美车型的动力都由2.4升22-R或22R-E发动机提供。此外还有化油器式2.0升I4发动机。2.4升是赛利卡使用过的最大的发动机,除Supra车型以外。日本车型的发动机有1.6升2T、1.8升3T以及2.0升18R-G。内饰水平有SV、ST、ST-EFI、SX、GT和GT拉力。

1983 丰田赛利卡2.4 GT-S 跑车 RA65

1982年9月,第一辆赛利卡turbo在日本亮相。GT-T搭载1.8升#T-GTE发动机。为了在世界汽车拉力锦标赛(WRC)中能够符合国际汽车运动联合会对B组拉力赛车的要求,丰田制造了200辆赛利卡GT-TS。

1983年底,丰田为了1984车型年对赛利卡进行了一些修改,前脸重新设计,全封闭伸缩前大灯取代了以前的大灯。侧通风口,引擎盖,格栅,尾灯,保险杠都是新的。GT-R和GT-TR(turbo)加入了日本赛利卡的行列。

澳洲,欧洲和日本的赛利卡都有后通风口,这一点深受北美赛利卡爱好者的好评。

1984-1985 丰田赛利卡 2.4 GT-S 跑车RA65 (美国)

燃油直喷在1982年8月成为所有北美赛利卡车型的标准配备。,因此22R发动机变为22R-EC。

在欧洲,赛利卡以1600ST(搭载2T发动机)、2000XT(21R)和2000GT(18R-G)的身份出现。

在日本,赛利卡提供了许多的发动机选择,从2T到3T,改版后的1600 GT和1600GT-R的动力来源是4A-GE发动机。

第四代(T160系列,1985-1989)

第四代
1993 Toyota Celica All-trac Turbo ST185
出产年份 1985-1989
装配地 日本爱知县
车身类别 三门掀背
双门跑车
双门敞篷
布局 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四轮驱动
平台 T160
发动机 1.6 L I4 4A-GE
1.8 L I4 1S-iLU
1.8 L I4 4S-Fi
2.0L I4 2S-FE
2.0 L I4 3S-FE
2.0 L I4 3S-GE
2.0 L turbo I4 3S-GTE
变速箱 4速自动
5速手动
轴距 99.4 in (2,520 mm)
车长 173.6 in (4,410 mm) (跑车& 敞篷)
171.9 in (4,370 mm) (掀背)
车宽 67.3 in (1,710 mm)
车高 49.8 in (1,260 mm)
燃油容量 15.9 US gal (60 L; 13 imp gal)
相关车型 丰田卡瑞那
丰田卡瑞那ED
丰田卡瑞那跑车
雪佛兰诺瓦
霍顿诺瓦
丰田卡罗拉
丰田雄鹰
1985-87 丰田赛利卡跑车

1985年8月,赛利卡完全重新设计,第四代的它是一款全新的前轮驱动车,车身圆润流畅,搭载2.0升4缸发动机。

丰田在1986年10月给日本市场推出了“终极赛利卡”,这款赛利卡为全时四轮驱动,配备了电子控制的中央锁定差速器和一台功率为190马力的GT-S 2.0升发动机。终极赛利卡很快成为赛利卡阵容的旗舰车并在其整个生产周期内成为丰田的专用拉力赛车。

1988 丰田赛利卡GT跑车

 

丰田赛利卡敞篷 ST162

GT4从1987年开始作为“All-trac Turbo(全牵引涡轮车型)”出口到北美市场,功率达到193马力,扭矩为258牛米。全牵引系统也曾经出现在凯美瑞和普瑞维亚、卡罗拉身上,但是它们并未配备涡轮。

ST165 GT-4在1988年的科西嘉岛拉力赛中首度参加世界级拉力赛,并以第六名的好成绩完成比赛。第一场胜利是在1988年的塞浦路斯拉力赛(非世界拉力锦标赛),而GT-4的第一场世界拉力锦标赛的胜利是在1989年的澳洲拉力赛。

第四代赛利卡车型摘要
底盘编码 车身类别 发动机 内饰水平 市场
AT160 跑车
掀背
4A-F, 4A-GE 1.6 ST (4A-F)
1.6 GT (4A-GE)
日本,普通市场
ST160 掀背 1S-iLU 1.8 ST, 1.8 SX 日本
ST161 跑车
掀背
2S-ELC 2.0 ST, 2.0 GT
(仅1986车型年)
北美
ST162 跑车
掀背
敞篷
3S-FE, 3S-GE 2.0 ST & 2.0 GT (3S-FE)
2.0 GT-R (3S-GELU)
2.0 GT-i 16
2.0 SX & 2.0 GT-S (3S-GE)
2.0 ZR (3S-FE)
日本(掀背& 敞篷)
北美(所有车型)
欧洲(掀背&敞篷)
澳洲和新西兰(掀背)
ST163 掀背 4S-Fi 1.8 ST, 1.8 SX 日本
ST165 掀背 3S-GTE GT-4 日本,欧洲,北美

第五代(T180系列,1990-1993)

第五代
1993 Toyota Celica All-trac Turbo ST185
出产年份 1990-1993
装配地 日本爱知县
布局 发动机前置,前路驱动/四轮驱动
平台 T180
发动机 1.6 L 4A-FE I4
2.0 L 3S-FE & 3S-GE I4
2.0 L turbo 3S-GTE I4
2.2 L 5S-FE I4
变速箱 4速自动
5速手动
轴距 2,525 mm (99.4 in)
车长 跑车& 敞篷: 176.0 in (4470 mm)
常规掀背: 173.6 in (4409 mm)
宽体掀背: 174.0 in (4420 mm)
车宽 1990 ST 跑车: 66.5 in (1689 mm)
敞篷, 1991-93
跑车, 常规掀背: 67.1 in (1704 mm)
宽体掀背: 68.7 in (1745 mm)
车高 掀背FF: 50.4 in (1280 mm)
跑车, 掀背4WD: 50.6 in (1285 mm)
敞篷: 51.2 in (1300 mm)
燃油容量 15.9 US gal (60 L; 13 imp gal) (FF), 18.0 US gal (68 L; 15 imp gal) (4WD)
相关车型 丰田卡瑞那ED
丰田卡瑞那EXIV

第五代赛利卡在1989年推出,在前一代的基础上进行了多项改造,车轮和轮胎也进行了升级,此外还推出了一款动力更加强劲的GT-4(美国成为“All-Trac”)。丰田工程师称圆润的造型和没有那么多的直线边缘使这辆车不用增加重量就能提高强度。第五代赛利卡的造型后来被许多汽车制造商模仿。

1990 丰田赛利卡ST 跑车AT180

日本本土市场的车型有 S-R,Z-R,GT-R,Active Sports (悬架较为活跃)和GT-4。S-R和Z-R的动力来源是3S-FE发动机,GT-R和Active Sports则来自3S-GE。GT-4采用的是3S-GTE。日本市场的GT-4功率达到221马力,扭矩达到304牛米。它的全时四驱系统带有粘性耦合限滑中央差速器和托森后差速锁。

欧洲车型的内饰水平有1.6 ST-i,2.0 GT-i 16,以及GT-4。2.0 GT-i 敞篷仅供于特定的几个欧洲国家。1992年,宽体2.0 GT-i 16登陆荷兰和比利时,其实质是打在3S-GE发动机的GT-S。

1992丰田赛利卡GT敞篷ST184 (US)

澳洲车型有SX跑车、SX掀背、GT-4和150辆限量版GT-4 A组拉力赛车。澳洲的车型没有日本和北美的奢华。可以选装天窗的只有SX。最初,GT-4没有配备ABS,推出几个月之后才成为标准配备。1993年,限量版WRC奖杯车型在澳洲推出,其实质上是配备了运动前座椅、巡航控制器和特殊贴标的SX。

每5000辆第五代赛利卡中就有1800辆是卖给日本市场的,3000辆出口到欧洲,150辆到澳洲,25辆到新加坡,剩下的出口到新西兰和其他市场。

1993 丰田赛利卡GT 掀背ST184

 

第五代车型摘要
底盘编码 车型 车身类别 驱动 发动机 功率 扭矩 市场 日本价格(¥1000)
AT180 ST 跑车
掀背
2WS, FWD 4A-FE 77 kW (103 hp) @ 6000 rpm 138 Nm (101tq) @ 3200 rpm 欧洲,北美,一般市场 -
ST182 2.0 GT-i 16 掀背
敞篷
2WS, FWD 3S-GE 118 kW (158 hp) @ 6600 rpm 186 Nm (137tq) @ 4800 rpm 欧洲,中东 -
ST182 2.0 GTS-i 16 掀背
宽体
2WS, FWD 3S-GE 118 kW (158 hp) @ 6600 rpm 186 Nm (137tq) @ 4800 rpm 比利时,荷兰 -
ST183 Active Sports 掀背 4WS, FWD 3S-GE 118 kW (158 hp) @ 6600 rpm 186 Nm (137tq) @ 4800 rpm 日本 3200
ST182 GT-R 掀背 2WS, FWD 3S-GE 118 kW (158 hp) @ 6600 rpm 186 Nm (137tq) @ 4800 rpm 日本 1880
ST183 GT-R 掀背 4WS, FWD 3S-GE 118 kW (158 hp) @ 6600 rpm 186 Nm (137tq) @ 4800 rpm 日本 1970
ST182 Z-R 掀背 2WS, FWD 3S-GE 93 kW (125 hp) - 日本 1608
ST183 Z-R 掀背 4WS, FWD 3S-FE 93 kW (125 hp) - 日本 1698
ST182 S-R 掀背 2WS, FWD 3S-FE 93 kW (125 hp) - 日本 1464
ST183 S-R 掀背 4WS, FWD 3S-FE 93 kW (125 hp) - 日本 1554
ST184 GT (北美), SX (澳洲) 跑车
敞篷
掀背
2WS, FWD 5S-FE 97 kW (130 hp) @ 5400 rpm 186 Nm (137tq) @ 4400 rpm 美国,加拿大,澳洲 -
ST184 GT-S 掀背
宽体
2WS, FWD 5S-FE 97 kW (130 hp) @ 5400 rpm 186 Nm (137tq) @ 4400 rpm 北美,泰国,香港 -
ST185 GT-4, GT-4 V 掀背
普通规格
2WS, 4WD 3S-GTE 165 kW (221 hp) @ 6000 rpm 270 Nm (199tq) @ 3200 rpm 日本 2685  
ST185 GT-4A, Turbo All-Trac 掀背
宽体
2WS, 4WD 3S-GTE 149–165 kW (200–221 hp) @ 6000 rpm 270 Nm (199tq) @ 3200 rpm 日本,欧洲,北美,澳洲 2900  
ST185 GT-4RC, Turbo 4WD Carlos Sainz,
GT-4 A组
掀背
宽体
2WS, 4WD 3S-GTE 153–173 kW (205–232 hp) @ 6000 rpm 270 Nm (199tq) @ 3200 rpm 日本,欧洲,新加坡,澳洲 3171

第六代(T200,1994-1999)

第六代
Toyota Celica GT Liftback ST204
出产年份 1994-1999
装配地 日本爱知县
车身类别 3门掀背
双门斜背(跑车)
双门敞篷
布局 发动机前置,前驱/四驱
平台 T200
发动机 1.8 L 7A-FE I4
2.0 L 3S-FE & 3S-GE I4
2.0 L turbo 3S-GTE I4
2.2 L 5S-FE I4
变速箱 4速自动
5速手动
轴距 2,535 mm (99.8 in)
车长 跑车& 敞篷: 177.0 in (4496 mm)
掀背: 174.2 in (4425 mm)
车宽 68.9 in (1750 mm)
车高 跑车: 51.0 in (1295 mm)
掀背: 50.8 in (1290 mm)
敞篷: 51.6 in (1311 mm)
燃油容量 15.9 US gal
相关车型 丰田卡瑞那ED
丰田卡罗那EXIV
丰田Curren
丰田RAV4
丰田卡罗拉
Geo/雪佛兰 Prizm

1994年,丰田对赛利卡生产线进行了彻底改组。1994车型年的美国市场仅有ST和GT内饰,但是用于GT的可选运动套件的加入创造了与GT-S极为相似的操纵性能。ST搭载与卡罗拉一样的1.8升7A-FE发动机,GT则是与凯美瑞一样的2.2升5S-FE发动机。涡轮增压All-Trac不再出现在美国市场。7A-FE的功率为105马力,扭矩为110磅英尺,5S-FE为135马力和145磅英尺。

丰田赛利卡GT 敞篷ST204C (美国)

在加拿大,带运动套件的GT掀背贴牌为GT-S。新赛利卡的车身风格获得了众多知名媒体的好评。赛利卡有斜背跑车和掀背车型,GT运动套件用于掀背。新的安全配备有安全气囊,防抱死制动系统。许多赛利卡还配备了无氟空调。

最初,日本市场的车型有SS-I 和SS-II。ST205 GT-4在1994年2月推出,敞篷在同年的秋天推出。

丰田赛利卡ST 跑车AT200 (美国)

在澳洲,ST204(2.2升)车型有SX和ZR内饰,后者标准配备了SRS安全气囊、雾灯、合金车轮和其他装置。澳洲市场还在1998-1999年间提供了SX-R车型,其中配备了黑/红内饰、白色转速表、雾灯和合金车轮。ST205是1994年澳洲最后的GT-4赛利卡,市场限量供应77辆,每一辆的车舱都有独立的编号牌,掀背车型有Group A Rallye徽标。

第六代车型摘要
车型编码 车身类别 发动机 内饰水平 市场
AT200 跑车,掀背 7A-FE ST, ST Limited, SR 北美,欧洲
ST202 掀背,敞篷 3S-FE, 3S-GE SS-I (3S-FE), SS-II, SS-III, GT (3S-GE) 日本,欧洲(掀背&敞篷)
香港,泰国 (GT 掀背)
ST203 掀背 3S-FE SS-I 4WS 日本
ST204 跑车,掀背,敞篷 5S-FE SX, SX-R, ZR, GT 北美(所有车型),
澳洲,新西兰(掀背)
ST205 掀背 3S-GTE GT-4 日本,欧洲,澳洲,西新西兰

第七代(T230系列,1999-2006)

第七代
Toyota Celica GT ZZT230
出产年份 1999-2006
装配地 日本爱知县
车身类别 三门掀背
布局 FF布局
平台 T230
发动机 1.8 L 1ZZ-FE I4
1.8 L 2ZZ-GE I4
变速箱 4速自动
5速手动
6速手动
轴距 102.4 in (2601 mm)
车长 170.5 in (4331 mm)
车宽 68.3 in (1735 mm)
车高 51.4 in (1306 mm)
整车重量 1,100 kg (2,425 lb)
燃油容量 14.5 US gal.
相关车型 丰田卡罗拉
丰田矩阵
庞蒂亚克Vibe

1999年底,丰田开始投产并发售第七代赛利卡,它与XYR概念车有着诸多相似之处。2000车型年的赛利卡是丰田创世纪项目的其中一个元素,也是吸引美国年轻一代的有力武器。丰田试图把阿库拉Integra和本田思域的买家吸引过来,花了很多时间来尽可能地减轻车身重量和降低成本。电动车窗和门锁被安装在中控台,所有只需要一步操作就可以控制。早期车型的天窗没有用传统的玻璃而是用聚合塑料制成。

赛利卡有两种不同的车型,ZZT230的动力来源是相对经济的1.8升4缸140马力的1ZZ-FE发动机,ZZT231则是高性能的1.8升4缸180马力的2ZZ-GE发动机。两款发动机都由丰田和雅马哈一同开发,后者还配备了两位可变气门正式控制。2004年,CNNMoney.com将赛利卡评为最佳省油车之一。

赛利卡的出口在2005年7月停止。但是直到5月中旬消费者还可以在市场上买到。在日本以外的市场,赛利卡进行了细微的改造,换上了新的保险杠和前大灯然后继续销售。

最后一辆的赛利卡在2006年4月21日正式下线。在赛利卡最后的一年里,它仅在日本市场销售。

2002 丰田赛利卡SS-I ZZT230


截至2002年的第七代车型摘要
底盘编码 车型 传动系统 发动机 功率 扭矩 市场 日本市场价格 (¥1000)
ZZT230 SS-I FWD MT 1ZZ-FE 145 PS (107 kW; 143 hp) @ 6400 rpm 170.64 N·m (125.86 lb·ft) @ 4200 rpm 日本 1730 (US$ 14400)
ZZT231 SS-II FWD MT 2ZZ-GE 190 PS (140 kW; 187 hp) @ 7600 rpm 180.44 N·m (133.09 lb·ft) @ 6800 rpm 日本 2020 (US$ 16800)
ZZT231 SS-II super strut package FWD MT 2ZZ-GE 190 PS (140 kW; 187 hp) @ 7600 rpm 180.44 N·m (133.09 lb·ft) @ 6800 rpm 日本 2250 (US$ 18700)
截至2006年的第七代欧洲车型摘要
底盘编码 车型 传动系统 发动机 功率 扭矩 市场 英国价格
ZZT230 1.8 VVTi FWD MT 1ZZ-FE 142 PS (104 kW; 140 hp) @ 6400 rpm 173 N·m (128 lb·ft) @ 4200 rpm 英国,欧洲 £ 16,670 (US$ 32,824)
ZZT231 1.8 VVTLi T Sport FWD MT 2ZZ-GE 191 PS (140 kW; 188 hp) @ 7600 rpm 180.44 N·m (133.09 lb·ft) @ 6800 rpm 英国,欧洲 £ 21,195 (US$ 41,711)
ZZT231 1.8 VVTLi GT FWD MT 2ZZ-GE 191 PS (140 kW; 188 hp) @ 7600 rpm 180.44 N·m (133.09 lb·ft) @ 6800 rpm 英国 £ 22,640 (US$ 44,560)
按品牌拼音首字母查找:

        尺寸/参数

        标注 名称 尺寸范围 单位
            

        联系客服

        客服电话:020-36390347